文字解读:《信阳市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
近期,信阳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信阳市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意义、修订的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进行解读。
一、背景意义
就全国而言,随着生猪生产效率持续提升,猪肉消费趋于稳定,调控方案所设定的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和波动范围及产能调减等措施,已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下的生猪稳产保供工作,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2024年3月农业农村部下发《关于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的通知》(农牧发〔2024〕11号),对现行方案中的部分目标、措施进行修订完善,以更好满足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的需要。因此,市农业农村局对《信阳市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信阳市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
二、工作目标
以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核心调控指标,坚持预警为主、调控兜底、及时介入、精准施策,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分级压实责任,优化“三抓两保”(抓产销大市、养殖大县、养殖大场,保能繁母猪合理存栏量、保规模猪场合理数量)任务,建立不同层级的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按照“长期调母猪,短期调肥猪”调控策略,构建完善上下联动、响应及时的生猪生产调控机制,推动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提升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
三、工作举措
(一)精准调控能繁母猪存栏量
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21万头任务分解到10个生猪生产任务区,存栏量变动划分为绿色、黄色和红色3个区域,对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减少和过度减少情形,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二)切实稳定生猪生产能力
将规模猪场保有量1239家的任务分解到10个生猪生产任务区,保持规模猪场数量总体稳定,不得违法拆除。分级建立国家级和市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保障生猪产能稳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监测预警。加强生猪生产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形势会商和信息发布等工作,及时掌握情况,视不同情形启动相应政策措施。同时,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防控,根据生猪生产的实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二)加大政策支持。当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红色区域或生猪养殖连续严重亏损3个月及以上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机构,出台应用政策措施,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五、新旧方案的主要变化
重点对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和波动范围及产能调减等内容进行修订:
将21万头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和1186个规模猪场数量目标调整为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21万头左右,并根据全省总体安排、猪肉消费和生猪生产效率等变化情况,动态调整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同时将规模猪场保有量增加到1239个以上的目标。
放宽生猪产能调控下限。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将能繁母猪存栏量绿色区域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调整至92%,将存栏量黄色区域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0%调整至85%,有助于更好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强化风险预警防范。稳定现行方案中的信贷支持、贷款贴息等支持政策,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和非洲猪瘟防控。
解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376-669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