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蒋仁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调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重新规划”的建议收悉。经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提高粮食产能为目标,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推动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二五”以来,通过国土资源、发改、农业、水利、农发等部门共同努力,建成高标准农田935万亩,我市现有耕地面积118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9.10%。尤其是2019年机构改革后,高标准农田建设由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有序推进土地平整等建议内容的项目
随着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农村承包地细碎化问题已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瓶颈,广大农户改善耕作条件的意愿日益强烈。近年来,多个中央一号文件对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且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
2020-2022年期间,我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的方式,推动“小田并大田”,为破解承包地细碎化积累了一定经验。这种方式,既契合了中央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要求,也丰富了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还适应了广大农户既想要稳定承包权又希望集中连片耕种的需求。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协调作用,提倡通过“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等方式,结合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
二、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明确提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强调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既要注重提升土地经营规模,又要防止土地过度集中,兼顾效率与公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确保农地农用,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对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一定的需求,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指导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三、统筹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自2019年由农业农村部门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以来,我们注重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并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按照旱、涝综合治理的要求,科学规划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合理配置建设和改造输水、排涝沟渠、泵站及渠系建筑物等,完善农田灌排水设施,提高灌溉保障率和农田用水效率。同时,积极配合水利部门,加快编制农田灌溉规划,会同水利部门统筹推进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通从水源到渠系直至田间的灌排体系,让水利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户,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四、加大项目科学规划布局
“十二五”以来,我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受限于较低的投资标准,建设内容和区域覆盖深度、广度尚有欠缺,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加大了对以往项目进行改造提升的申报力度,重点关注“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建设标准,合理优化布局,突出“规划引领、项目接地气”,进一步夯实我市农业基础设施,确保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衷心感谢您对三农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徐广生
电 话:0376--6653732
信阳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