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9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时间:2024-07-09 来源:信阳市农业农村局

夏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整村推进的问题

    为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农田建设项目坚持规划先行,规划应遵循突出重点、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分期建设的原则,明确农田建设区域布局,优先扶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力争把“两区”耕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我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中,按照“集中连片,便于实施”的原则,选择在相邻区域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但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及生产障碍因素等影响,部分村庄的全部地块并不适宜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另外,省农业农村厅要求五部门(发改委、原国土局、水利局、原农开办、财政局)已建设过的高标准农田,农业农村部门不得进行重复建设,待有改造提升任务时可再建设。

    下步,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市农业农村局会继续指导各县区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在征求项目区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工程措施,科学设计建设内容。尊重群众意愿、严格按照“服务群众不包办、帮助群众不强制、引导群众不蛮干”的原则,真正把选择权交到农户的手上,让项目建设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二、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田灌溉的问题

    《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明确了农田水利工程应遵循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根据旱、涝、渍和盐碱综合治理的要求,结合田、路、林、电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布置,达到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生态良好的要求。

    我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通过田间灌排设施的建设,农田灌溉问题整体上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一方面因我市大部分县区属于丘陵岗地,在干旱及降水较多的情况下,部分未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较为零碎、田面高差较大的地块,会因排灌不畅造成作物减产。另一方面,现行每亩1500元的投资标准仅仅能解决基本的灌排问题,还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要达到上述高标准农田标准,据省农业农村厅调研测算每亩需要投资4000-5000元。加之,今年的干旱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对那些尚未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域,我们深刻认识到增强农田的抗旱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将是当前和未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

    下步,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我市将继续优化规划布局,依据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科学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加大对零碎、田面高差较大地块的投入力度,优化田间水利工程建设,确保排灌设施的完善和有效运行;加大与水利部门的衔接,用好灌区、河道、湖泊等地表水源,疏通田间渠道,保证农业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降低灌溉成本,提高抗旱能力和生产效率;督促各县区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三、关于机械化作业和农田规模化问题

    我市边缘地区和偏远地区多为山地丘陵,现有田块小,地块小而零碎,地势高低不平,形状不规则,土地平整投资成本过高,大型机械无法下田,种植难度大、成本高、收益小,严重影响群众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土地平整通过降低田面高差、填平废弃沟堰、撤销田块间的田埂、小田变大田,可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程度,便于机械化作业,发展规模化种植经营。但土地平整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之一,在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需要统筹兼顾各项建设内容。同时,开展土地平整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开展,坚决避免“一刀切”,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土地平整能在保障群众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但有效地进行。

    下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积极探索运用“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市场化推进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引导群众开展土地流转,通过预流转或托管等方式,依法依规有序推动土地经营权集中,培育有实力的运营主体发展规模化运营,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节本降费;制定利益联结机制,将积极探索推广“三位一体”共富模式,政府提供保障支持、企业主导运营、农民参与收益,共同推进高标准农田规模化建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民意愿,通过对高低不平、小、零散的田块进行整理,使其达到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标准,降低种植成本,争取实现以土地平整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赋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户收益。

    四、关于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的问题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工程。群众对实行高标准农田的强烈意愿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为了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我市完善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和投资标准,统一规范工程建设、验收考核、科技服务和建后管护等多项工作机制;下发了《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各县区也相继出台了项目管理办法、建后管护办法等文件,同时严格执行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等政策制度,抓好项目建设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强化项目质量管理,细化实化施工质量要求,督促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项目初步设计开展建设,把好材料设备进场关,做好隐蔽工程施工、单项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质量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也被纳入党政同责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下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等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有足够的财政资金支持。加强与自然资源、水利、发改、财政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初步设计和实施计划,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实效。加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

    衷心感谢您对三农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联 系 人:张欢欢    

    联系电话:0376-6653732

 

 

信阳市农业农村局

20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