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时间:2024-07-10 来源:信阳市农业农村局

张璐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法律法规的建议”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21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下称《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依法履职,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多元投入、抓好关键环节等方式举措,多措并举,确保了《促进法》在我市深入贯彻实施,取得了较好成效。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乡村振兴促进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官网开辟《乡村振兴促进法》专栏,在各个乡村悬挂宣传横幅,将31日、61日、秋分日作为“一法一条例”宣传日,征订发放《乡村振兴促进法》学习手册、宣传折页、宣传画报等学习资料,利用各种下乡机会向群众宣传,2023年累计送法下乡240余场次,参与群众1.1万人次,发放普法资料1.6万余份。同时,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线上线下结合,加大对公职人员的培训力度,实现“一法一条例”培训市县乡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全覆盖。通过持续举办乡村振兴“4+1”交流汇报活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联合河南日报顶端新闻走访宣传“十百千万”工程,在抖音推送乡村振兴工作动态、优质农业品牌和农产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关于您提出“加大财政投入”的建议。2023年以来,通过强化多元投入,保障要素供给,市财政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全市2023年用于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达到85.99亿元,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有效促进了农业农村持续补短板。

    关于您提出“加大要素支持”的建议。一是市政府以信阳鼎信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鼎信集团)为主体,设立信阳产业引导基金,其绿色食品产业子基金主要支持信阳农业的六大主导产业发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二是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指导县区与河南农信担保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市82区已设立风险补偿基金超6000万元,“政银担”模式下累计担保项目金额超32亿元。加大支持力度,涉农贷款余额保持持续增长,截至202310月末,2023年全市涉农贷款余额1439.13亿元,较年初增加79.62亿元。三是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十百千万”工程、抓好“五星”支部创建的重要内容,以考评促进县乡村共抓集体经济发展,增强基层自我造血能力。

    关于您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建议。2023512日,市政府制定了《信阳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信政〔20236号)文件,一是重点推进四个“六”的工程。第一个“六”,市级统筹,做大做强优质稻米、弱筋小麦、茶叶、油茶、畜禽和水产等六大主导产业。第二个“六”,各县区选择1-3个为重点,做大红薯、花生、油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六个特色产业。第三个“六”,六个主导产业专班推动,一位市领导牵头一个专班,6个涉农局委主要领导分任专班主任,围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每个产业制定一方案、四图谱、六清单。第四个“六”,按品种优质化、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绿色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六化”路径推进。当前正在与正大集团合作,在沿淮六县区共同实施百万亩绿色米业工程,通过高标准农田整治,导入正大集团40-60亿元的产业链项目,目前51万亩示范区有序建设中。在丘陵、山地区域,重点加快“两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市政府还出台了《信阳市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积极争取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5亿元和油茶营造林补助项目2.96亿元,向市场监管总局申请注册“信阳山茶油”证明商标、“信阳油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发布实施“信阳山茶油”团体质量标准,多次组织油茶节庆及展销活动,不断完善油茶产业市场体系。三是深耕预制菜赛道,规划建设了浉河、息县、潢川等7个预制菜产业园,建成后每年可生产预制菜产品59万吨。支持华英、固佳、农都农业等本土预制菜企业做大做强,20237月份,150吨信阳预制菜远销加拿大,日本及韩国,是河南预制菜品的首次出口。四是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积极向国家、省财政争取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农产品供应链项目等资金支持,建成乡镇服务站276个、农特产品电商直播基地(公共直播间)13家、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2087个。2023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12.64亿元,同比增长30%五是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致富。成立两湖区域专班、民宿专班、露营专班,谋划并打造了一批文旅融合项目,持续打造以百家茶庄园为核心、百家主题民宿为支撑、百家露营基地为补充的“三个一百”工程,形成“茶旅+康养、茶旅+露营、茶旅+非遗”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全市乡村民宿超过200多家、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4000余家,25余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一法一条例”贯彻执行。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压实职能部门和乡镇执法、普法责任,营造公职人员带头、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监督考核办法,切实提升法律规范贯彻实效。二是扛稳守牢“两条底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面积、提产能,做好从种到收田间管理,确保全年丰收。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压实各方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三是扎实推进“十百千万”提质提速。持续开展督导观摩,年底前示范区各项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选择10个示范引领村加强跟踪指导,形成精品示范。四是持续深入实施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结合“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坚持示范引领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分类开展整治提升,强化督导考评机制,强化对实地考评成绩前五名的激励奖励。五是加快“6+6”产业高质量发展。各产业专班按照“六化”要求,推动产业振兴提速增效。完善“3+1”工作推动机制。即:抓协会、抓专班、抓重点项目,树立培育典型。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正大合作项目持续落地,把正大产业链尽可能多地引进信阳。六是创新方式引入支农资金。加大对产业振兴和产业帮扶的跑项争资、招商引资支持力度,鼓励基层探索乡村振兴项目片区式开发、实现“投融建运”一体化的有效模式,切实推动解决资金投入难题。七是持续强化乡村人才支撑。对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各类经营主体,发挥农广校等农民培训机构的作用,开展实战化培训,使其掌握特色产业所需技能,促进产业更好发展。对急需人才,建立域外人才招引机制。用足用好支持政策,鼓励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八是进一步健全乡村振兴督导考评机制。围绕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乡村振兴部署的年度重点任务,健全督查常态化机制,一季度一观摩,年末强化对重点工作的考评和结果运用,确保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衷心感谢您对三农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联 系 人:雷宇鸣

    电    话:13837695376

 

 

信阳市农业农村局

20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