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第十二期 信阳市2024年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时间:2024-07-18 来源:信阳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根据当前我市水稻苗情、品种抗性、病虫害发生情况、中长期气候趋势预报及历史资料等预报因素,结合全省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市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有局部重发的风险。预计总发生面积1120万亩次左右,其中虫害发生面积500万亩次左右,病害发生面积620万亩次左右。

    一、预报相关因素

    1、水稻品种布局、抗性及栽培管理情况

    信阳市今年秋粮作物种植面积873.48万亩,比去年增加2.41万亩。其中水稻是我市最主要的秋粮作物,种植面积757.48万亩,比去年增加3.29万亩,占全市秋粮作物种植面积的86.72%。当前大多处于分蘖拔节期,目前水稻分蘖良好总体长势不错,但多种病虫害并发并逐渐进入为害盛期。5-6月中旬全市总体降水显著偏,温度偏高,光照足,部分地区旱情较重;6月下旬以来,全市在6月底至7月初有4次大的降水过程,全市旱情解除。我市水稻品种众多,主要以晶两优534、两优688晶两优华占、C两优华占、桃优香占、Y两优系列、隆两优华占、隆两优8612、荆两优10号、丰两优四号、广两优香66、D优33、信两优9328荃优系列、冈优系列、信优糯721、珍珠糯等为主。这些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两迁害虫、二化螟等主要病虫害的抗性普遍较差,有些品种甚至高感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病害。在栽培管理方面,我市习惯于高水肥种植,造成稻田群体大,田间郁蔽,通风透光差,易形成适宜病虫害发生繁殖和扩散蔓延的田间小气候。随着粳稻、再生稻、直播稻等面积的不断扩大,水稻品种多,播期长,生育期相差较大,桥梁田多,有利于水稻病虫辗转为害。

    2、当前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

    由于5月份以来我市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水稻主要病虫害偏轻发生,虫害重于病害,6月下旬后全市有4次集中降水过程,病害发展速度较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也开始迁入我市繁殖危害。当前全市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235.4万亩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3.9%,主要以二化螟、稻蓟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等为主。

    3、气候趋势预报

    据市气象部门气候趋势预报,预计主汛期(6-8 月)我市气候状态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全市平均降水量 680-850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 4-6 成(常年均值 520.1 毫米)。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淮河以南多于沿淮县区,多强对流天气。平均气温27.0-27.5℃,较常年同期偏高 0-1℃(常年均值 26.7℃)。其中,6 月份降水量 190-240 毫米,中上旬较常年同期偏少,中下旬较常年同期偏多,6 月份总体偏多 0-1 成;平均气温25.5-26.5℃,偏高 1℃左右。7 月份降水量 280-350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 2-4 成;平均气温 27.5-28.0℃,接近常年同期。8 月份降水量 210-260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 2-4 成;平均气温 27.0-27.5℃,接近常年略偏高 0-1℃。总的来说,我市汛期降水量显著偏多,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多强对流天气,平均温度偏高,对两迁害虫的迁入繁殖和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病害的侵染流行十分有利。

    二、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1、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作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受虫源地和气候条件等影响较大。预计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如果条件适宜局部有重发的风险。稻飞虱发生面积140万亩次左右,发生盛期在7月中旬-8月下旬;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110万亩次左右,发生盛期在7月上旬-8月中旬。预报依据:①虫源地发生重于去年。据全国农技中心6月初通报,受大范围降雨、低空急流等因素影响,4月以来,华南、江南、西南稻区稻飞虱迁入峰次多,华南中西部、西南南部稻区迁入虫量大,4月下旬、5月上中旬、5月下旬出现3次集中迁入峰,经防控,南方稻区田间虫量一般低于防控指标,但前期连续迁入的华南、江南和西南早稻区田间虫量较高,其中华南西部平均百丛虫量达830头、同比增加56%,滇南、桂北、桂东、粤北、湘南、湘西、赣南局部地区达3000-8000头。4月以来,华南、江南稻区稻纵卷叶螟迁入蛾量大、峰次多,4月初、4月底至5月上旬、5月底出现3次集中迁入峰,当前亩蛾量,华南稻区一般为50-500头,桂中、桂东南、粤北、粤东、粤西为1000-3000头;亩幼虫量,华南中西部、江南西部稻区一般为2600-3500头,桂南、粤西、湘南、赣南局部地区超万头。②当前虫口基数偏低。前期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没有发现两迁害虫危害,随着6月下旬以来4次强对流天气,“两迁害虫”开始迁入我市并繁殖为害,当前全市发生较轻。最新调查,稻飞虱发生面积0.6万亩,比去年减少14.3%;百株虫量42头,最高300多头。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0.1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亩幼虫量6头,最高50头。光山县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从6月10日开始,6月28日砖桥点始见蛾,比去年晚11天,比2022年晚4天;测报点高空灯于6月26日始见蛾。稻飞虱6月20-27日田间调查,平均百丛虫量3头,最高12头。固始县7月1日灯下始见稻纵卷叶螟蛾3头,稻飞虱田间调查暂未发现。平桥区6月25日再生稻田拍盘调查,白背飞虱平均220头/百丛,以低龄若虫为主,当前零星发生;稻纵卷叶螟目前发现个别田块有零星为害状,田间少见蛾,剥查有2-3龄幼虫。③气象条件适宜。我市7-8月份降水量显著偏多,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多强对流天气,平均温度偏高,对“两迁害虫”的迁入繁殖十分有利,局部地区有“落地成灾”的风险。④为害时间拉长。随着我市粳稻、再生稻、直播稻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原来8月下旬开始就收获的水稻,局部地区推迟到10月中下旬甚至11月份,对后期“两迁”害虫集中迁入局部繁殖为害较为有利,为害时间大大拉长。 

    2、二化螟:预计二代中等发生,三代在部分栽插偏晚的稻田有集中危害的可能,二、三代累计发生面积190万亩次左右,二代发生盛期在7月中旬-8月上旬,三代发生盛期在8月下旬-9月上旬。预报依据:①一代发生重于去年。今年全市发生面积144.34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23.2%;每亩残虫量564头,最高6300头。②发生期极不整齐。由于我市水稻品种多,栽插期相差很大,生育期极不整齐,桥梁田和虫源田多,致使二化螟在不同栽插期水稻上发育进度极不一致,常常世代重叠发生危害,防控难度很大。③气象条件较为不利。7-8月份降水量显著偏多,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多强对流天气,平均温度偏高,气候条件对二、三代螟虫的发生较为不利。④为害时间拉长。随着近几年我市粳稻、再生稻、直播稻等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部分地区水稻收获期推迟,对三代的集中发生危害较为有利。

    3、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部分品种感病、晒田不好、偏施氮肥、长期深灌、生长郁闭等田块有可能重发,全市发生面积230万亩左右,发生盛期在7月上旬-8月中旬。预报依据:①菌源充足。由于前期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当前基数较去年和常年同期减少,全市发生面积36.06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6.1%;平均病丛率4.8%,最高39%;平均病株率1.8%,最高28%。该病是我市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田间菌源量充足,具备偏重以上流行的菌源基数。②品种抗性差。我市优质稻种植面积大,但主栽品种抗性普遍较差,有的高感易感纹枯病。③气象条件适宜。我市7-8月份降水量显著偏多,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多强对流天气,平均温度偏高,未来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对其发生十分有利。

    4、稻瘟病:预计偏重发生,局部有可能重发,全市发生面积210万亩次左右。其中叶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0万亩左右,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7月下旬;穗颈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0万亩左右,发生盛期在8月中下旬。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其中穗颈瘟对产量影响最大。预报依据:①菌源丰富。当前主要以叶瘟发生为主。由于前期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全市发生面积7.6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30.3%;平均病叶率0.35%,最高6%。虽然当前发生基数较去年和常年同期偏低,但6月下旬多次降水以后发展速度加快,对下一步稻瘟病的侵染扩展较为有利。②主栽品种普遍抗性差,肥水管理不当。我市的主栽品种尤其是优质稻、直播稻和粳稻品种普遍抗性较差甚至高感,加之我市稻田肥水条件比较好,氮肥施用量大,为病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③气象条件适宜。我市7-8月份降水量显著偏多,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多强对流天气,平均温度偏高,对叶瘟尤其是穗颈瘟的发生较为有利,如果不及时防控,该病扩展流行速度极快,极易局部爆发流行。

    5、稻曲病:预计偏重发生,如果抽穗扬花期间遇连阴雨天气局部有重发的风险,全市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发生盛期在8月中旬-9月上旬。该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如果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或田间湿度大,凝露雾霾天气多,该病有局部流行的可能。预报依据:①据市气象部门预报,我市在8月份降水量 210-260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 2-4 成,有可能与我市水稻的抽穗扬花期吻合,对稻曲病病菌的侵染流行比较有利。②我市水稻主栽品种普遍抗性较差,部分品种易感高感稻曲病。

    6、其它病虫害:预计三化螟、大螟、稻苞虫、稻蝗、条纹叶枯病等病虫总体轻发生,局部地区部分病虫有可能偏轻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