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第十七期 水稻稻曲病发生预报

时间:2024-07-23 来源:信阳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稻曲病俗称青粉病、丰收果,是河南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公布的二类农作物病虫害,也是水稻后期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稻穗,发病后稻谷上形成淡黄色孢子座,后逐渐变成墨绿色,稻穗发病后,不仅增加秕谷率、青米粒和碎米率,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水稻产量,而且还因病原菌附着在稻米上污染谷粒,含有毒素,会严重影响品质。

    该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若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遇两天以上连阴雨天气,或凝露雾霾天气多,田间湿度大,就会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深水灌溉、群体密度大、施氮肥过量或穗肥过多加重病害发生。据气象部门预报,我市在7-8月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2-4 成,温度正常略偏高,有可能与水稻的抽穗扬花期吻合,对稻曲病病菌的侵染流行比较有利,加之我市水稻主栽品种易感、高感稻曲病,预计该病有局部偏重以上流行的风险,发生盛期在8月中下旬。各县、区要高度重视,通过开展电视预报或电视讲座、群发手机短信、印发病虫情报、微信群等网络发布、广播宣传等多种方式,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务必提前进行预防,对示范区、高感品种种植田等要及时开展统防统治,提前预防其为害。

    防治方法:对该病的防治务必要做到提前预防,施药的关键时期是水稻孕穗后期(破口前5-7天),在抽穗期遇阴雨天气时,在水稻破口中期(破口50%左右)再施药一次,齐穗期以后防效较差。可选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井冈枯芽菌、井冈·蜡芽菌、氟环唑、申嗪霉素、咪铜·氟环唑、肟菌·戊唑醇等药剂,按照推荐剂量兑水均匀喷雾,也可结合防治穗颈瘟混合用药。喷药后遇雨,应及时进行补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