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第十八期 注意查治玉米南方锈病
玉米南方锈病是一种通过气流传播的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具有分布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流行频率高等特点,是农业农村部2023年最新公布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也可侵染苞叶和雄穗,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成熟,主要在玉米抽雄后的生育阶段发生,危害严重时,全株干枯,植株早衰,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河南省初始菌源主要由台风从热带、亚热带地区携带而来,高温下完成侵染,日均气温 25℃左右和高湿条件下快速扩展流行。据市气象部门预报,我市7-8月份降水量显著偏多2-4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多强对流天气,温度正常略偏高,尤其是受近期强台风“格美”带来的影响,我市7月下旬末和8月上旬有两次小到中雨降水过程,天气条件对玉米南方锈病病菌集中传入和侵染流行较为有利,该病流行风险明显增加,各县、区务必要加强监测防治工作,立即组织全面查治,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全力防控病害扩展蔓延。
防控技术:一是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积水严重或田间湿度过大田块,及时排水除渍。长势偏弱田块,可适时喷施1-2次免疫诱抗剂或生长调节剂,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抗逆、抗病能力。二是科学开展防治。及时选用戊唑醇、三唑酮、丙环唑、丙硫菌唑、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氟环唑等药剂或其复配剂,按照推荐剂量进行叶面喷雾防治,并可兼治玉米小斑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等病害。根据发病严重程度、气候条件,隔7-10天再次施药防治,如果病害发生在玉米灌浆中后期,可酌情减少用药。要选择合适药械,注意科学、轮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