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县:药茶共长“绿”生“金” 产业振兴富乡民
春回大地,奋进当时。入春以来,信阳市新县抢抓农时,以中药材和油茶种植为“双引擎”,同步推进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在绿水青山间铺展出一幅“人勤春早产业兴”的春耕画卷。
在新县沙窝镇白术种植基地,起垄机轰鸣声与村民的劳作声交织成曲。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该镇整合土地资源发展120亩白术种植,村民既能获得土地流转收入,又能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我们要把自己的产业做大做强,当地的老百姓也来加入我们这个行业,让我们的产业技术发扬,让老百姓也能受益。”新县凯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汪中登信心满满地说道。
在该镇天麻种植基地,天麻菌种在仿野生环境中悄然生长,预计年产天麻超50万斤,订单直供药企。新县沙窝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邱术广表示,该镇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现代农业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沙窝镇产业链、生态圈、经济圈、商贸圈,为乡村振兴扛旗,产业绿色崛起,提质增效做出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在新县沙窝镇油茶种植基地的山坡上,村民们挥锄刨土、扶苗培育,一株株油茶新苗扎根荒坡。新县紧抓春季种植“黄金期”,通过发放1.5万株油茶苗、推广科学种植技术,确保“种一棵活一棵”,让330亩荒山杂灌地蜕变为“绿意生金”的生态茶园。
据新县沙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兵介绍,沙窝镇坚持“一花一药两茶三工厂”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两年完成油茶新造林1300余亩、油茶低改4000余亩,全镇油茶面积发展到5万余亩,年产鲜果5000万斤,年产值超1亿元,油茶树真正成为群众的“致富树”“摇钱树”。
从“林药共生”到“荒山披绿”,从“一地双金”到“绿色银行”,新县立足大别山生态优势,以中药材和油茶为特色支柱产业,全力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绘就生机盎然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