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山乡:科技育秧赋能现代农业 斛山乡奏响乡村振兴“春耕曲”

时间:2025-04-15 来源:

  春分时节,万物复苏,斛山乡的田野上春潮涌动,一幅科技赋能春耕的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悄然退场,智能农机驰骋沃野,机械化育秧、工厂化育苗等现代农业技术强势登场,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劲动能。

  在斛山乡强丰种植家庭农场的育秧中心,现代化农业的蓬勃活力扑面而来。三台大型智能化育秧机整齐排列,工人们熟练地将空秧盘放入流水线,均匀播撒稻种,铺上精心调配的营养土。随着机器运转,短短几天内,一个个标准化秧盘便孕育出新生的希望。

图片

  “我们这座400平方米的育秧大棚,每批次秧苗可满足700亩稻田需求,年生产能力达8000亩。”育秧工厂负责人宋守强介绍道。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工厂化育苗不仅将出苗率提升30%以上,移栽成活率也显著提高,同时节约用地50%,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更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化育秧将原本需要20天的育秧周期缩短至7天,为粮食生产抢得了宝贵农时。

图片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育秧工厂创新采用订单式农业生产模式。通过与周边农户、合作社签订育秧协议,工厂实现“以单定产、按需育苗”的精准化生产。这种模式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确保了秧苗供应与农时完美衔接。据统计,工厂已带动周边12个行政村200余户农户实现规模化种植,户均增收超过3000元。

  如今,这座育秧工厂已成为斛山乡乡村振兴的“科技引擎”。它不仅让农民告别了“靠天育苗”的传统困境,更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的现代化生产方式,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科技育秧的星火已在斛山乡呈现燎原之势,目前全乡已有强丰、振源等6家农业合作社引进现代化大棚育秧盘技术。这些“农业科技孵化器”正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乡野,让一粒粒饱含科技基因的种子在斛山广袤的沃土上破土萌发,茁壮成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现代农业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奏响了一曲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