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中后期如何管理
立秋节气已过,正值花生生长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也是决定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期,结合花生这段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做好如下几方面管理,有利于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一、水肥管理
虽然立秋节气已过,但温度依然偏高,这段时期花生生长依然旺盛,对水肥的需求量大,如果水肥供应不足,会造成植株发育不良,长势差,影响营养向荚果的输送,造成减产;过度湿涝易导致茎叶徒长、土壤通气不良,根系、入土果针或幼果腐烂。一般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70%较为合适,要做到旱浇涝排。
前期施肥量不足或保肥能力差的地块,应根据花生长势结合灌溉适量补肥,也可通过叶面喷施根外追肥。
二、防徒长
花生中后期遇高温多雨天气,容易出现徒长,使营养过度分配给茎叶,导致向荚果输送的营养偏少,影响荚果的发育,最终使果仁秕瘦,产量和品质下降。
因此,应抓住时机,对发生旺长的花生田块进行化学调控,可选用烯效唑、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控旺剂)控制地上部茎叶继续增高,防止倒伏,促进荚果发育。
三、防病虫
花生后期易发生叶斑病,发病叶片光合效率降低,甚至提前落叶,出现早衰,影响营养物质向荚果输送,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40%以上。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氟环唑、嘧菌酯、咪鲜胺锰盐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对花生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等叶部病害进行喷雾防治;对于花生白绢病、根腐病、茎腐病和果腐病等病害可用噻呋酰胺、氟胺·嘧菌酯、噻呋·戊唑醇、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进行防治;每隔7-10喷施1次,连喷2~3次。
花生后期主要害虫有甜菜叶蛾、棉铃虫等,当有虫株率达到5%以上时,可选用溴氰虫酰胺、茚虫威、甲维盐、虫螨腈等药剂喷雾防治,注意轮换用药。
喷药时可与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合理配伍、混合喷施,一喷多效。
四、适时收获
当花生上部叶片变黄、中下部叶片开始脱落、果壳网纹清晰、果壳内海绵层变成黑褐色、籽粒饱满、种皮红润、饱果率达70%以上时,为最佳适收期。适时收获,有益于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过早、过晚收获都会降低品质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