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发布雨季青贮收储技术要点
近期,河南省局部地区遭遇持续阴雨天气,给青贮玉米收割与制作带来了不利影响。青贮玉米是肉牛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优质粗饲料来源,收储质量直接关系到牛场全年运营的稳定与肉牛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发挥。若青贮过程出现问题,极易导致青贮发生霉变和营养流失,不仅会造成饲料浪费,还会引发肉牛健康问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帮助养殖场户在雨季做好青贮收储工作,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将全株玉米青贮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梳理如下。
一、精准把握最佳收获时机
肉牛养殖中常用的青贮玉米,需在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收割,此时原料营养与发酵特性最优。可通过三种方法精准判断:
乳线观察法:每日在田间随机选取5-8株玉米,剖开果穗后,若乳线下移至籽粒1/2-3/4处,干物质含量通常达30%-36%,此时淀粉含量能满足肉牛能量需求,纤维又易被消化,是最佳收割节点。需注意,连阴雨会加速乳线下降,需缩短观测间隔至每天2次。
叶片特征法:当植株底部3-4片叶自然枯黄、果穗苞叶呈黄白色且松散时,全株含水量约65%-70%。但要区分正常成熟与阴雨导致的“假熟”。若叶片出现褐色病斑、茎秆发软,可能是茎腐病前兆,需提前收割。
快速检测法:小规模养殖户可将青贮玉米样品放入微波炉加热3分钟,冷却后称重,通过“(初始重量-烘干重量)/初始重量”计算含水量;规模场建议用近红外检测仪,每车抽样检测,确保干物质含量不低于28%。
二、连续阴雨天气时的应急响应机制
河南多丘陵地块,阴雨易导致田间积水。应密切关注气象预报,避免在持续降雨6h以上的时段进行收割。尽量选择雨停间隙或避开清晨露水较多的时候收割,以降低原料水分含量。如果收割时突然下雨,立即停止收割。已收割的作物应尽快装窖压实,并考虑增加青贮添加剂用量。
收割操作要点:严格把控切割长度在1.5-2cm,留茬高度不低于15 cm以减少土壤污染,同时每日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刀片,防止霉变残留影响后续收割。
时间控制:从收割到入窖的时间应尽量压缩至4h以内,避免原料长时间暴露在外发热变质。若发现局部有霉变的原料,必须立即清理,杜绝其对整窖青贮造成污染。
应急响应分级:三级响应:若预报未来3天天气晴好,应立即组织抢收,在正常收获期前后1天内完成;二级响应:若连续阴雨不超过5天,优先收割地势较低洼的地块,可提前2-3天进行抢收;一级响应:当持续降雨达7天以上时,必须使用青贮添加剂,并且最晚在乳线达到4/5处完成收割。当田间持水量大于80%时,暂停机械作业以免破坏土壤结构。
三、收储前的准备工作
河南肉牛场多以中小型为主,需提前15-20天完成准备。大型肉牛场应提前30天做好准备工作。
确定目标储备量:按照每头肉牛储备4-6吨青贮玉米的标准进行规划,充分考虑雨季可能造成的损耗,适当增加储备量。
设备与物资准备:提前一个月预订青贮收割机和压窖设备,并签订详细合作协议,明确设备的型号、性能参数以及作业时间。同时,仔细检查设备,确保刀片锋利、液压系统和传动装置运行顺畅,压窖设备的轮胎气压正常。此外,备足黑白膜、青贮发酵剂(如乳酸菌)、隔氧膜、沙袋或石块等关键物资,选择正规厂家产品,并检查发酵剂的有效成分和使用说明。
窖池管理:彻底清理窖内的碎草、泥土和积水,检查青贮窖周围的排水沟,确保畅通。防止雨水聚集并渗入窖内,导致周边青贮腐败。用5%火碱溶液或石灰水对窖壁、窖底进行全面喷洒消毒,消毒后通风晾晒1-2天。提前一个月对青贮窖进行全面检修,重点检查窖壁有无裂纹、塌陷风险,混凝土窖查看钢筋锈蚀情况,砖砌窖加固易损部位,及时修补发现的裂缝或松动部分。
人员培训与分工:在收获前对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和分工,明确收割、运输、压实、封窖等各环节的负责人,确保整个流程有序、高效进行。
四、装填、压实与封窖关键技术
装填:从收割到入窖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4小时内,遵循快速、连续、均匀的装填原则。采用“薄层连续装填”,每次铺料厚度不超过20cm,每装填3层检测1次密度(用密度仪插入原料,读数需≥750 kg/m3)。装窖过程如遇下雨天气,及时用塑料布遮盖窖面,防止雨水渗入。若雨中装填,在窖顶搭建防雨棚(高度3m以上,不影响铲车作业),原料入窖后立即摊平,避免雨水积聚。
压实:铲车采用“螺旋式压实法”,从窖边缘向中心碾压,每处碾压3-4遍;窖角等死角区域,用小型压路机辅助压实,防止残留空气引发好氧发酵。压实后,用木板拍打原料表面,若听不到空洞声,说明压实合格。
封窖:装填完成后2小时内封窖,先铺1层隔氧膜(膜边超出窖口50cm),用专用胶带密封接缝处;再铺2层黑白膜,膜上用沙袋压边(每米放3个沙袋),顶部用轮胎均匀覆盖(至少每平方米1个)。封窖后,每天检查膜体是否破损,发现孔洞立即用胶带修补。整个青贮窖需在7-10天内完成装填和封窖,以保障青贮玉米的品质。
五、青贮质量管控与应急保障
质量监测:封窖后第15天、30天,用青贮取样器在窖体不同位置(表层、中层、底层)取样,观察颜色(优质青贮呈黄绿色)、闻气味(酸香味,无腐臭味),检测pH值(4.2以下为合格)。若pH值超4.5,需及时翻窖重新制作。
应急处理:若青贮发生局部霉变(面积<5%),可剔除霉变部分,剩余原料添加1%的小苏打后饲喂育肥牛(饲喂量不超过日粮总量的20%),严禁饲喂犊牛及妊娠母牛;若霉变面积超10%,则无挽救价值,应全部废弃。
当前,河南连阴雨天气仍在持续,肉牛养殖户需抢抓每一个晴好间隙,严格落实各环节技术要点,才能保障青贮质量,为秋冬季节肉牛育肥筑牢饲料基础,降低气候对产业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