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亩高粱铺满“中国红” 合力“抢”出新愿景

时间:2025-09-30 来源:

图片

  眼下,正值三秋收获关键期,豫南地区持续降雨给秋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我县五万余亩优质高粱全面成熟,在淮河岸边铺就了“中国红”,红红的高粱穗与田间地头忙碌的农机,共同勾勒了一幅与时间赛跑、全力以赴“抢”收的鲜活图景。

  9月25日,记者在三河尖镇万亩高粱种植基地看到,多台联合收割机正利用降雨的短暂间隙,在泥泞的田间开足马力、加紧作业。机械收割后,一排排高粱瞬间完成脱粒,再被迅速运往车间进行烘干归仓,高效精准的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图片

  农机手王学辉:阴雨天气对我们影响确实很大,我们到河南地区至今已第四天,4 天的作业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天。阴雨期间,高粱叶面水分大、含水率高,容易造成收割机筛子堵塞。我们下一步计划是利用降雨间隙,在保证不跑粮、少抛洒的条件下尽量抢收,确保颗粒归仓。

  今年我县在三河尖镇、往流镇、徐集镇种植高粱5万余亩,其中三河尖镇通过整体流转蚌山、汤岗等8个行政村3万多亩土地,通过规模化经营和科学种植,实现了种植户与村民互利共赢。

  这几天,为将阴雨影响降至最低,当地党委政府与种植户并肩作战,和雨水“赛跑”,一张覆盖“抢收、烘干、归仓”全流程的保障网迅速张开。

图片

  县万亩高粱种植基地负责人孙朝晖:我们三河尖镇今年连片种植高粱3万多亩,目前已全部成熟。我们组织了各种收割和运输车辆30余台进行收割。因近期有连续阴雨天气,我们利用雨停的间歇进行及时抢收、及时烘干,确保高粱的质量不受损失。我们每天的收割量可以达到2000到3000亩,预计在10~15天的时间可以全部完成收割。

  为打赢这场“三秋”生产攻坚战,三河尖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从秋收各个环节同时发力,并将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为抢收工作保驾护航。

图片

  三河尖镇“三秋”工作专班负责人万东方:三河尖镇成立了“三秋”收割工作专班,抽调镇村干部160余人,在全镇设立52个服务点,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从周边地区协调收割机30余台参与抢收,在全镇开放单位、村部、学校等60余处场所,帮助群众进行晾晒,联系烘干场所11处。同时对田间地头不间断进行巡逻,加强收割的安全管理,还在各服务点备足物资,帮助农机手,为他们提供生活便利,确保我们“三秋”收割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前,我县从农机具调配、晾晒烘干保障,田间管理与后勤服务等方面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缓解了阴雨天气给收割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全县“三秋”生产安全有序进行,实现秋粮颗粒归仓。

  记者:陈杰刘延可孟祥伟方兢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