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6305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郑承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信阳农村人情负担过重问题需引起重视”的提案收悉。经与市民政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通过“五星支部”创建,发挥“一约五会”作用,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基层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群众觉悟明显提升,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现象明显减少。大部分干部群众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和升学、乔迁、生日、满月等各类“无事酒”陋习坚决予以反对,提倡婚丧嫁娶一切从简办,不办“无事酒”。但也还有不少群众因为社会因素、环境影响、风俗习惯以及攀比心理,造成索要高额彩礼现象一时半会难以彻底消除。在农村大环境下,彩礼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有形和无形的比较下,一些女青年看到周围其他女孩都要彩礼,如果自己不要,显得自己“身价低”“没面子”。这种攀比心理使得彩礼文化不断被曲解,使得婚姻货币化,使得农村彩礼居高不下甚至节节攀升。一些女方家庭有“劫老济小”“随行就市”的心理,“我们要彩礼,也不是想自己用,是给孩子们要的;彩礼给得多,小两口以后生活有保障。”。在部分婚介市场,媒人大都会按照彩礼的一定比例抽取酬劳,为获取更多收入,一些媒人在婚介行为中会有意哄抬行情、推波助澜,也让彩礼一路高涨。
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为我们开展好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您的意见建议,立足农业农村部门职责,切实履行好牵头协调责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农村社会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一、关于“强化宣传教育与文化引领”
镇村联合,运用广播、电视、宣传车、网络、手机短信、标语、专栏、公益短片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婚丧事简办,使之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勤俭节约、健康向上、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风尚深入人心。通过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婚事新办简办,抵制高价彩礼,深入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积极组织各乡镇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婚嫁新事新办好家庭选树,对喜事新办简办典型案例进行弘扬和宣传,对移风易俗工作做的好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进行表彰,对坚持大操大办造成不良影响的党员干部要严肃处理,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婚俗改革,努力营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坚持党员带头示范,组织党员干部、适龄青年等签订“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以“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为突破口,依托红白理事会、居民议事会,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将家庭和睦、夫妻互敬、喜事新办简办等婚俗新风纳入居民公约,倡导“喜事新办、喜宴简办、随礼有度”。组织开展“大地流彩-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发掘、探索、总结农村移风易俗新方式、新经验,营造乡村崇德行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引导居民群众转变观念、革除陋俗,倡导文明新风。
二、关于“完善乡村治理与制度约束”
坚持抓基层基础固根本,推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将社会治理工作纳入党组织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推动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治理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带群建,推行“一约五会”,丰富完善村民自治方式,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形成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新风尚。积极推广应用“积分制”等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方式,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完善村务议事决策机制,推动治理陈规陋习有人管、有措施、见实效。
组织部门、宣传部门、政法部门、民政部门、团委、妇联、工会、农业农村、广电等部门,根据职责,各负其责,各乡镇、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把革除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摆上议事日程,提出明确要求,定期检查,抓好落实,在社会上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强大合力。农业农村部门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指导各县区深化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常抓不懈推动农村风气持续好转。
三、关于“推动经济发展与产业支撑”
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引导企业向乡村腹地延伸,在集镇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商贸物流业,在乡村发展高效种养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对片区内设施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等进行统筹布局,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持续加大产业、财力、人力等多要素保障,不断优化农村社会环境。聚焦六大主导产业(优质稻米、弱筋小麦、茶叶、油茶、畜禽、水产)和六大特色产业(红薯、花生、油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按照品种优质化、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绿色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方向,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电商、快递物流、手工作坊等多业态。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工厂化设施农业、现代高效集约养殖场,建设优质原粮基地、优质果蔬基地、肉蛋奶基地、“两茶”基地。推动中药材、蔬菜种植基地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推动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推动农产品转化增值。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加入或组建产业联盟、行业协会,抱团闯市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仓储冷链物流等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优势产业+基地+农户”“公益产业+公益岗位+农户”“电商+培训+农户”等模式,把农户连接在产业链上。同时,组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活动,增强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加收入来源,从而降低对人情礼金收入的依赖程度,有效缓解人情负担过重的压力,为农村人情关系回归理性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衷心感谢您对三农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信阳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尹付军 电话:13837613450
协办单位:市民政局 电话:6366456
信阳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