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 来源:- 作者:- 编辑:网站总编 点击:
玉米灌浆期是玉米籽粒形成最关键的时期,是决定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此时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玉米产量的高低。有些农户会遇到结穗不结粒的现象,或者秃尖的现象,这些都是由于玉米生长不良而导致的。在玉米这一个生长阶段,如何避免以上不利现象出现,增加玉米千粒重,分享以下几点给各位农友。 一、保障玉米灌浆期间肥力供应,不脱肥: 在玉米灌浆期,适度追施氮肥和微量元素。玉米抽穗后,大多数地块中所施基肥肥效降低。为了保障灌浆和籽粒饱满,所以需要供应速效氮肥,防止玉米早衰,提高千粒重。这个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也根据生育期用肥情况,每亩可追施尿素10-15公斤。在灌浆期间的玉米生长发育,不仅仅需要氮肥、磷肥、钾肥的供应,还需要微量元素肥增效。例如,需要补充硼元素,以促进光合作用产物向种子运输,增加千粒重。 二、及时防治病虫害: 玉米灌浆期的主要病虫害有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褐斑病、锈病、三代玉米螟、蚜虫、粘虫等。弯孢霉叶斑病用唏唑醇或戊唑醇喷雾防治;褐斑病、锈病可用唑醚·氟环唑喷雾防治;三代玉米螟用氯虫苯甲酰胺加阿维菌素防治;蚜虫每亩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虫嗪防治;粘虫用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防治。 总体来看,在玉米灌浆期,可以用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毫升+99%磷酸二氢钾150克+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10毫升,兑水15~20公斤均匀喷雾,可有效预防玉米螟、锈病、大小斑病、黑穗病等多种病虫害,还能预防植株早衰,补充叶面营养,促进籽粒灌浆。使籽粒更加饱满,千粒重增加。 三、适时收获,可以适当晚收: 只有适时收获,才能丰产丰收。适时收获,一般是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时,即为完熟期,一般品种要到10月1日左右,即成熟后45-50天才能达到标准。此时,收获产量最高。 玉米收获过早,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因此在生产上若不影响种麦,应尽量晚收,延长灌浆时间,收获时间每推迟一天,千粒重平均每天提高2~3克,籽粒产量平均每天增加5~6公斤/亩。因此,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正常播种的前提下,应尽量推迟玉米收获期。该项技术不增加任何成本投入,且增加千粒重,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效果显著。 |
主办:信阳市农业农村局 电话:0376-6693777 承办:信阳市农村经济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信阳市新五大道82号 邮箱:xynyxxw@sina.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豫ICP备05001224号 豫公网安备 41159202000160 政府网站标识码:41150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