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阳市农业农村局!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农事农情 > 浏览

用好这一招,巧治蔬菜瓜果霜霉病

2023-09-08 来源:- 作者:- 编辑:网站总编 点击:

蔬菜在种植生长过程中,霜霉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并不陌生,霜霉病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霜霉菌是专性寄生菌,极少数的霜霉菌已可人工培养,如引起谷子白发病的禾生指梗霉、引起白菜霜霉病的寄生霜霉。

霜霉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为害叶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容易并发角斑病,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类似黄萎病。

一、霜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在种子或秋冬季生菜上为害越冬,也能以卵孢子的形式在病残体上越冬。主要通过气流、浇水、农事活动及昆虫传播。病菌孢子萌发温度为6~10℃, 适宜侵染温度15~17℃。病害的发生与田间综合管理有密切关系。田间种植密度过大、定植后浇水过早、过量、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等情况下容易发病。连续阴雨多雨天气最易发生,病害严重时可造成严重减产。

二、霜霉病农业防治

一是重病田要实行2-3年轮作。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二是合理密植,科学浇水,防止大水漫灌,以防病害随水流传播。加强放风,降低湿度。

三是如发现被霜霉病菌侵染的病株,要及时拔除,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同时,撒施生石灰处理定植穴,防止病源扩散。收获时,彻底清除残株落叶,并将其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

四是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药效果最好。加强田间检查,重点检查早播地和低洼地,发现发病中心时要及时喷药,控制病害蔓延。常用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每公顷用药液750~1500千克,随生育期不同而有所不同,前期用量少,后期用量应加大。

以葡萄为例说明。治疗霜霉病的特效配方如下:

1、氟菌·霜霉威

这个配方是由氟吡菌胺和霜霉威两种药剂复配而成的,氟吡菌胺是一种治疗性杀菌剂,而霜霉威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二者复配使用既具有保护作用,又具有治疗作用,具有活性高、持效期长、内吸性强、施药时间灵活等特点。

氟菌·霜霉威是防治霜霉病的特效药剂,在霜霉病发生初期,可用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75毫升,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可以快速控制病害的蔓延。

2、噁酮·氟噻唑

这个配方是由噁唑菌酮和氟噻唑吡乙酮两种药剂复配而成的,。氟噻唑吡乙酮对病原菌具有保护、治疗和抑制产孢作用,尤其是对卵菌纲病害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噁唑菌酮对卵菌纲病害及早疫病等病菌都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二者复配使用,具有内吸向顶传导作用、保护新生组织的特点。

防治黄瓜霜霉病,可在霜霉病发生初期,用31%噁酮·氟噻唑悬浮剂27~33毫升,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防治葡萄霜霉病,可在霜霉病发生初期,用31%噁酮·氟噻唑悬浮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可快速控制住霜霉病的的继续危害和蔓延。

3、烯酰·丙森锌

这个配方是由烯酰吗啉和丙森锌两种药剂复配而成的,配方中的丙森锌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由于它不含可能会对作物造成药害的锰离子,对作物更安全。

烯酰吗啉是一种新型内吸性杀菌剂,它具有由卵菌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保护、治疗双重作用。二者复配使用,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对黄瓜、葡萄、白菜等作物上的霜霉病有较好防效。

可在霜霉病发生初期,可用72%烯酰·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20~150克,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可快速控制病害的继续危害和蔓延。

试验表明:用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500倍液、31%噁酮·氟噻唑悬浮剂1500倍液,72%烯酰·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该复配喷施之后,防治葡萄霜霉病,药后3天的防效在90%,药后20天的防效仍然达到80%以上。三种药剂交替使用,可有效预防葡萄霜霉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