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阳市农业农村局!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三农快讯 > 浏览

信阳:高标准农田绘“丰”景

2024-06-11 来源:- 作者:- 编辑:网站总编 点击:

  连日来,在淮滨县芦集乡8.1万亩高标准农田小麦种植基地里,一台台收割机开足马力,一捆捆秸秆排列成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当地农户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夏收时节。

  “以前,收粮都是肩挑背扛,累坏人!”一边是收割机在大田里来回穿梭,一边是几个附近的村民将小皮卡停在路边准备拉粮,看着眼前收割的场景犹如看电影,芦集乡乡长孙裕民说,“建设高标准农田后,小田变大田,渠、沟、路整好了,方便机器进田,一亩地差不多10分钟就能收完,村民轻松多了。”

  据介绍,今年淮滨县有约7.7万亩高标准农田种了弱筋小麦,目前收割已近尾声。与普通农田相比,高标准农田产量偏高,每亩增产几十斤。为保证收割任务按时按质完成,乡里与县农机部门提前对接,配齐人力物力,组织大中型联合收割机、运输车辆,做好秩序引导,全力保障小麦收割工作。

  作为农业大市,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全市“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改善农田基础条件。

  2023年,市委、市政府与正大集团召开百万亩绿洲米业工程战略合作座谈会,决定采取“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优选100万亩土地进行示范建设运营。同时,就全市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进行规划,在593万亩范围内重点打造沿淮河6县区348万亩示范区。

  罗山县是粮食生产大县,目前已建、在建高标准农田超124.9万亩。“经过建设,我们乡里10个村原本碎片化的耕地得到统一平整,进行地力提升。”罗山县高店乡干部表示,“通过完善路、渠、沟、塘、井建设,尽可能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高标准要求。现在,耕种收全程实现机械化,提高了产出效益、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高标准农田不仅要建好,还要用好、管好。在淮滨县芦集乡张楼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田间管理智能检测系统一应俱全。“通过水肥一体化和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实现了田间苗情、病情、虫情、墒情实时监测报告和施肥、灌溉的远程自动控制。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可实现年节水428万立方米、年节肥3600吨、年农药使用量下降15%以上,推动农业绿色生态发展。”淮滨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介绍,“今年,我们及时开展了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效果明显。”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通过选用优良品种、种植方法等先进适用技术,科学及时加强田间管理,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高质量提升粮食产能。”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技科王开斌,在小麦测产时查看普通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的小麦结穗情况后表示,“高标准农田的整体长势较好。”

  在息县宏升粮食制品有限公司的弱筋小麦种植基地,市农科院科研人员通过开展院企合作,研发出弱筋小麦品种“信麦163”,平均亩产达622.8公斤,比非示范区小麦增产显著。

  固始县三河尖镇万亩有机小麦高标准示范基地在5月29日下午6时完成收获,该镇党委书记李明强介绍,今年共收获4.6万亩小麦,亩均产量750斤,亩均增产110斤。

  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已建高标准农田935万亩,有效地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鹏表示,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粮食持续稳产增收,为藏粮于地夯实坚实基础。在示范区建设中,更加注重统筹规划,科学施工、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更好地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相融合,让高标准农田多产粮、产好粮。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