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阳市农业农村局!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农事农情 > 浏览

第十二期 水稻两迁害虫防治警报

2020-07-16 来源:- 作者:- 编辑:网站总编 点击:

       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是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具有突发、暴发和大范围为害的特点,是国家主要病虫害一级监测对象。稻飞虱主要有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该虫群集于稻株下部刺吸汁液,影响稻株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并有利于病菌的侵染,排泄物常遭致霉菌滋生,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严重时可使稻株萎黄倒伏,被害稻田出现“黄塘”、“穿顶”、“虱烧”,逐渐扩大成片,甚至全田枯死,导致严重减产。稻纵卷叶螟以幼虫吐丝把稻叶卷成筒,藏在筒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为害严重时田间虫苞累累,一片枯白,以孕穗期、抽穗期受害损失最大。随着6月中下旬以来强对流天气较多,两迁害虫开始迁入我市并迅速繁殖为害,光山县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6月16日砖桥点始见蛾,比去年早1天,见蛾后平均亩蛾量34.3头,7月9日亩蛾量达到320头,砖桥中心测报点高空灯于7月8-9日出现一波高峰,两天累计诱到稻纵卷叶螟蛾984头;稻飞虱6月22-7月3日田间调查,平均百丛虫量134头,最高200头。平桥区6月11日灯下见1头稻纵卷叶螟蛾,比去年早了20天左右,7月6-8日高空探照灯诱蛾7头;6月30日拍盘调查,白背飞虱平均75头/百丛,最高200头/百丛,以低龄若虫为主。当前全市稻飞虱发生面积2.5万亩,平均百丛虫量97头,比去年同期87头增加11.5%,最高田块750头。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8.3万亩,平均亩幼虫52头,比去年同期16头增加225%,最高田块1100多头。据全国农技中心6月中旬通报,华南、江南和西南南部早稻区“两迁”害虫迁入量大、田间虫口密度高,发生程度明显重于上年和常年同期。截至6月11日,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累计发生面积分别达3902万亩次和3025万亩次,同比增加10.7%和14.1%。同时,市气象部门预测,虽然7-8月份降水量略偏少,平均温度略偏高,但降水过程较多,尤其是7月中旬、下旬各有1次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降水过程多、降水量大,对“两迁”害虫的迁飞降落和繁殖较为有利,同时不利于防控工作的开展,易造成局部稻区集中为害。预计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将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两迁害虫的监测。同时,要在防控的关键时期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及时开展查治,对重发田要及时开展统防统治,尽最大努力控制害虫造成的损失。   
       防治指标:稻飞虱孕穗、抽穗期以前百丛虫量1000头,齐穗期后百丛虫量1500头。稻纵卷叶螟防治指标为每百丛有2-3龄幼虫20头或束叶小苞30个。
       药剂防治:稻飞虱在低龄若虫盛发期用药,可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4克,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0-50克,或10%烯啶虫胺水剂30-40克,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20克等药剂,兑水50-70千克喷雾防治。喷雾时,要将药液喷到稻丛基部稻飞虱栖息危害部位;或加大药液量,使药液下流到稻丛下部,触杀害虫。施药期间保持3-5厘米浅水层3-5天,以提高防治效果。稻纵卷叶螟可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胶悬剂10-15毫升,或15%茚虫威乳油10-25毫升,或苏云金杆菌(有效成份16000IU/毫升)100-150克,或5%阿维菌素乳油40-60毫升,或10%稻腾悬浮剂20-30毫升等药剂,兑水50公斤喷雾(在二龄前施药)防治。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